今早8时4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本市大部分地区,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7℃。
周六小橙加班
今天多云,午后局部地区阴有短时阵雨或雷雨,早晚都很热,不到10点,已经上高温线了,步调基本跟昨天一致。
早间全市最低气温,起步在28~31℃之间,白天最高气温将冲击37~38℃,西南风4-5级,沿江沿海地区阵风有6级,相对湿度90%-45%,体感闷热,注意防暑降温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热带风暴级)今天上午8点钟位于美国关岛北偏西方大约9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预计,“杨柳”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强度变化不大。
4小时内5人送医
好几个是户外工作者
53岁的老何是一名空调拆装工。
近日,他在闷热的环境中拆除空调,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浑身被汗水浸透。意识到可能脱水,他赶紧喝了两瓶电解质水,可没过多久,恶心呕吐的感觉突然袭来。
到了下午6时左右,更可怕的情况发生了:他的四肢突然抽搐起来,连腹部的肌肉都跟着紧绷、抽搐,全身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淌,而且明显感觉尿量变少了。即便停下来休息,这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送医检查后,医生诊断为中暑引发的痉挛,还出现了血液高凝状态和急性肾功能损伤。
同样遭遇险情的还有59岁的户外工人顾师傅。
当天在烈日下劳作后,他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就晕倒在地。同事们将他紧急送入宁波鄞州区第二医院急救医学中心时,他大汗淋漓,四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不止,尿量也明显减少。经过检查,顾师傅被诊断为热衰竭。
“从下午4点到晚上8点,陆续接诊了5个。”接诊的宁波鄞州区第二医院急救医学中心表示。
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目前这5名患者的生命体征都逐渐平稳,已转入专科病房接受进一步的优化治疗。
高温作业下
该如何防护职业性中暑?
组织管理措施
①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个体防护措施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对于可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应该适当调整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的时段进行作业,还有外出活动。
对于外卖小哥这些难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在外出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穿戴一些防晒服、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皮肤。
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但发生热射病(重度中暑),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多喝一些淡盐水、含有电解质的清凉饮料,要少喝含糖或碳酸的饮料。
注意饮食起居
平时要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含水分比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同时,要规律充足的睡眠,因为这样的话可以让身体得到放松,也有利于防范中暑等健康风险的发生。每天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
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一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缓解疲劳,这样也能提升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保证我们的安全生产。
综合自都市快报、浙大儿院配资安全炒股配资门户
配多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